肾透明细胞癌迟发性双侧脉络膜转移

来源:医博士  | 2021-08-30 作者:毛毛虫    


肾细胞癌(RCC)在成年人中是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恶性肿瘤,其特征在于,即使在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数十年,其仍具有难以预测地转移到任何器官的强烈趋势。大约三分之一的RCC患者最终会发展为远处转移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骨、肝和脑,而葡萄膜腔是肾肿瘤扩散极为罕见的部位,约占所有葡萄膜转移性恶性肿瘤的4%。脉络膜是人体血管化程度最高的组织之一,是葡萄膜转移疾病的常见部位。乳腺和肺癌是脉络膜转移中最常见的原发肿瘤,而来自肾脏的转移则很少见。笔者报告了一例源自RCC的双侧脉络膜转移瘤,该病例在诊断原发性肿瘤后15年发生。

 

病例介绍

一名57岁住院的男性患者的右眼(OD)视力下降。于15年前因透明细胞肾癌行左肾切除术(Fuhrman II级[5])。2年前发现肿瘤复发,行右侧肾切除术(根据第8版AJCC癌症分期表pT1bNx期)。继发性脑、肺和骨转移也有发展。患者接受尼鲁单抗免疫治疗。

 

眼科检查,最佳矫正视力为20/50 (OD)和20/20 (左眼OS)。双眼前段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无明显异常。眼底镜检查显示,颞下象限视网膜下病变呈椭圆形、浅色素、橙色,继发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并延伸至黄斑(图1(a))。一个平坦的色素痣的病变也存在于颞部。OS眼底镜显示在下颞弓下的非色素、红白相间的视网膜下病变(图1(b))。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在OD下显示毛细血管的根除和不规则的脉络膜表面覆盖的病变与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有关,并延伸到黄斑(图1(c))。

 

在OS中,OCT显示出圆顶状脉络膜形态,上覆脉络膜毛细血管受压以及病变部位的视网膜内液(图1(d))。眼底自发荧光显示OD中病变散在的高荧光团块,而OS中的病变为低荧光。 禁用荧光血管造影。超声检查显示双侧圆顶状脉络膜病变,外径为8.2 mm,高度为3.0 mm,OS为7.2 mm,高度为3.4 mm(图1(e-f))。 病灶具有中等至高的内部反射率,并带有密集的信号。

 

图1:右眼的彩色眼底图像(a)显示在颞下象限内有一个升高的,椭圆形,浅色,橙色的视网膜下病变,继发性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延伸到黄斑。 在左眼(b)中,在颞下弓下方观察到了无色素的红白色视网膜下病变。 右眼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c)显示根除脉络膜毛细血管和病变上的不规则脉络膜表面,左眼(d)显示圆顶形脉络膜形态,上覆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压缩以及该部位的视网膜内液 病变。 超声检查显示右眼(e)和左眼(f)的圆顶状脉络膜病变具有中等至高的内部反射率和密集的信号

 

根据病史和临床及多模态影像表现,患者被诊断为双侧脉络膜转移,起源于15年前发生的肾细胞癌。由于患者的低预期寿命和较差的全身状态,决定不进行转移部位的活检和任何局部治疗方案,而全身免疫治疗继续进行。患者在脉络膜转移发生3个月后死亡。

 

医博士编译自:Georgakopoulos CD, Pallikari A, Plotas P, et al. Late-Onset Bilateral Choroidal Metastases from 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 Case Reports in Urology. 2020; 2020:8862203. doi:10.1155/2020/8862203.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489408/ 


声明: 所有注明“来源:医博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博士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医博士”;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