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心脏血栓合并卒中

来源:医博士  | 2022-01-10 作者:毛毛虫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原因,肺炎支原体感染约占需要住院治疗的儿童肺炎患者的20%。已知可引起多种肺外表现,包括血管炎、胰腺炎、心肌炎和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例介绍

一名5岁男孩因持续发烧和干咳9天入院治疗。他被诊断为肺炎支原体,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阿奇霉素进行治疗。首次治疗5天后,胸片显示右下叶实变及大量胸腔积液(图1A)。患者的医疗和家族史无显著差异,以前没有接触过传染病,按时接种了所有疫苗。

 

图1: 入院时胸部x线片及CT检查。胸部x光片及CT显示右下叶实变及大量胸腔积液。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入院时体温39.4℃,氧饱和度96%,无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征象。右肺下段声部震颤减弱,叩诊时声部变钝。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测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2400/ml,血小板计数为516000/ml,中性粒细胞差异为76%。C反应蛋白为125.6mg/L(正常参考值,0-8mg/L)。肺炎支原体IgM的冷凝集素效价高达1:2560。胸部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右肺下叶实变,大量胸腔积液(图1B)。

 

患儿给予头孢哌唑舒巴坦(50mg/kg, 3次/日)和阿奇霉素(10mg/kg, 1次/日)。入院后72小时仍持续发烧。为了排除其他发热性疾病,进行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令人惊讶地发现一个附于左心房外侧壁的“肿块”,延伸至右下肺静脉(图2)。


图2: 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显示血栓附于左心房侧壁,并延伸至右肺下段静脉。LA =左心房,LV =左心室,RA =右心房,RLPV =右下肺静脉,RV =右心室

 

对血栓前状态进行了实验室检查。凝血研究显示纤维蛋白D-二聚体水平升高(3.38mg/L;正常参考值(0–0.55mg/L)和纤维蛋白原636mg/dl;(正常参考值,170–450毫克/分升)。凝血酶原时间在正常范围内。实验室评估显示患者抗心磷脂IgM强阳性,但抗心磷脂IgG抗体、狼疮抗凝血剂和抗核抗体阴性。蛋白C和S水平在正常范围内。

 

患者开始采用肠溶阿司匹林(4mg/kg体重,每日1次)和低分子肝素钙(100IU/kg体重,每日1次)作为标准抗凝治疗。治疗10天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胸片显示右肺阴影及胸腔积液较术前减少。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血栓大小基本相同。D -二聚体试验为3.32mg/L。

 

入院后第12天,患者洗手后意识减退,失语,右鼻唇沟变平,舌突向右偏移。左侧上肢、下肢肌力等级为1级,右侧上肢、下肢肌力等级为3级。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未能显示右侧大脑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图3A),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梗死。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右侧额叶岛叶皮质高信号。考虑到心脏血栓形成导致中风的可能性,安排了急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左心房血栓大小仍然相同。

 

图3: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A无法看到右脑动脉及其远端分支。重复MRA显示右中脑动脉通畅程度比以前高。RMCA =右大脑中动脉

 

尿激酶溶栓治疗持续24小时,继续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治疗。继续监测患儿凝血功能,发现D-二聚体下降缓慢,凝血酶原时间正常。连续超声心动图显示血栓的大小稳步减少,并最终在入院后22天消失。患儿家长对治疗效果表示关注,但积极配合检查和康复。住院30天后出院,转康复科继续治疗,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随访中,超声心动图显示出院后第7天左心房没有新的血栓形成。重复的MRA显示右大脑中动脉比以前通畅,伴有严重的脑水肿(图3B)。出院后5周,纤维蛋白D-二聚体水平降至0.9mg/L。

 

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有明显全身炎症反应、D-二聚体明显升高等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重视血栓性症状。D-二聚体水平和抗磷脂抗体应定期监测。

 

医博士编译: Wang Y, Xiao Y, Deng X, et al. Cardiac thrombus and stroke in a chil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A case report. Medicine (Baltimore). 2021; 100(5):e24297. doi:10.1097/MD.0000000000024297.

原文链接: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3592875/  


声明: 所有注明“来源:医博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博士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医博士”;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