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在评估电磁场结合LED发光治疗鼻窦炎的物理治疗效果中的应用

来源:医博士  | 2022-12-20    


不同X射线成像技术在再现诊断区域解剖细节的准确性方面存在差异。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成像具有明显优势,因为它可以用于重建三维图像,提供对选定投影中骨骼结构进行详细的了解。CBCT也成功地应用于耳鼻喉科。由于这种成像技术的准确性,可以同时诊断和计划鼻窦炎的治疗。重要的是,这种技术对患者是安全的,因为CBCT中的电离辐射剂量减少了,比传统多层CT低约20~30倍。根据视场大小和图像分辨率,CBCT中辐射的平均剂量在20–650µSv范围内。反过来,由于极低频电磁场(ELF-EMF)和发光二极管(LED)发射的高功率光的综合作用,磁场LED治疗通过产生红光(R)(波长630nm)和红外光(IR)(波长855nm)辐射,是一种有效的的流行物理治疗方式。电磁场与高功率LED灯相结合,能够激活钙通道、跨膜离子运输,并刺激酶活性。

 

磁场LED治疗在许多并发症的治疗和康复中有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使用具有大视场的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来评估电磁场和LED灯同时用于鼻窦炎物理治疗的有效性。

 

病例介绍

一名39岁的女性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患者已经用抗生素和类固醇治疗了2.5年。定期给患者开一次鼻内糖皮质激素莫美松鼻喷雾剂,每天一次,每次200µg(两次启动),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同时,患者服用抗生素阿莫西林(750 mg)和克拉维酸(125 mg),每日两次,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还用盐水冲洗鼻子。患者主诉:鼻塞导致呼吸困难、频繁鼻涕、面部疼痛、眼睛、额头和脸颊周围肿胀、压痛和不适。还观察到嗅觉丧失。这些症状持续了2周多。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为了准确诊断并确定患者症状的病因,通过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检查鼻窦粘膜的硬组织结构和软组织。断层扫描排除了牙源性鼻窦炎。使用i-CAT下一代(ISI)系统和宽视场(FOV)(尺寸17 cm×23 cm)对面部骨骼进行体积断层成像,分析了这种影像学技术在诊断上颌窦粘膜病变中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患者以坐姿接受检查,头部保持稳定,以避免运动引起的伪影,并使用Quantum IQ软件获取软组织的高质量图像。所有扫描均在同一射线照相实验室中使用相同的设备和曝光参数进行:110 kV、5 mA、时间17 s和−0.3体素分辨率。

 

层析成像显示上颌窦通气明显减少(图1)。CBCT还显示筛窦细胞和蝶窦底部粘膜增厚(图2)。通过对图像的详细分析,可以排除病变的牙齿来源(图3)。

 

图1. 上颌窦可视为暗(低密度)区域。(A)轴向视图;(B)冠状面(CBCT扫描)

图2. CBCT扫描矢状图,筛窦细胞和蝶窦底部粘膜增厚

 

图3. 上颌窦的矢状面(CBCT扫描)

 

使用Viofor JPS系统(Med and Life,Komorów,波兰)进行治疗。该系统具有一个控制单元和低频磁治疗和组合治疗的专用治疗仪,即脉冲磁场治疗(磁治疗)、脉冲磁场刺激(磁刺激)和脉冲磁场LED治疗。可以在中小型表面进行局部治疗,也可以全身治疗。患者接受了30天的一系列物理治疗,每次持续20分钟,每次使用VIOFOR JPS磁光设备的两个面板敷贴器,其中包含560个LED,发射混合辐射:红光(波长630 nm,功率500 mW)和红外光(波长855 nm,功率3400 mW),光脉冲频率为181.8 Hz。产生的磁通密度为15μT、磁场频率为180~195 Hz(图4)。通过比较一系列治疗前后采集的CBCT图像来评估物理治疗的有效性,重点是鼻窦的状况。

 

在30天治疗结束时进行随访成像。CBCT扫描显示所有副鼻窦的炎症明显消退,这与患者舒适度的改善有关。正常的鼻窦通气几乎完全恢复(图5)。窦粘膜肿胀明显减轻,甚至筛窦过度气化也得以恢复。蝶窦的病理病变也完全消失(图6)。上颌窦底部仍可见粘膜增厚。在右上颌窦,最大粘膜厚度为3~4 mm。在左上颌窦中,最大黏膜厚度为3~7 mm。患者随访仍在继续。她需要第二轮物理治疗。患者报告了明显的改善,包括头痛、眼睛和鼻子疼痛、鼻涕和鼻塞等症状。

 

图4. 同时使用电磁场和LED发出的高功率光进行治疗,通过Viofor JPS磁光装置的两个面板施加器进行治疗

 

图5. 30次电磁场和LED光治疗后的上颌窦图像。(A)冠状视图;(B)轴向视图。(CBCT扫描)

 

图6. 30次物理治疗后的筛窦和蝶窦状态。(CBCT扫描)

 

结论

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识别鼻窦中最不明显的病理变化,并有助于排除鼻窦炎症的牙齿来源。同时使用ELF-EMF和LED灯的物理治疗在鼻窦炎患者的康复中被证明是有效的。高疗效、无明显副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使该疗法成为传统对症治疗的有价值的辅助手段。

 

医博士编译自:Kijak K, Cielar G, Kowacka M, et al.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Physical Therapy with the Use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Combined with Light Radiation Emitted by LEDs in the Treatment of Inflammation of the Paranasal Sinuses-A Case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2022; 19(20):13570. doi:10.3390/ijerph19201357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294150/


声明: 所有注明“来源:医博士”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博士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医博士”;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